2025年9月12日晚上,美英联合军舰编队试图趁夜色穿越台湾海峡,却不料遭到中国解放军战机的“模拟导弹攻击”,这些战机迅速升空、转向、锁定目标,完成了一整套实战动作,唯独没有按下发射按钮。这一幕让现场人员心头一震东方配资,也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询问:中国为何要以如此强硬的方式划定自己的“红线”?
事件的主角是英国的“里士满”号护卫舰,这艘舰属于23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4200吨,装备有“海狼”防空导弹系统、鱼叉反舰导弹和舰载直升机,具备一定的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此次它随“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执行在印太地区的“部署任务”,此前已在南海进行过“自由航行”行动。它此次擅自进入台海,无疑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公然挑衅。
展开剩余83%根据中国海警船的监控数据,英舰“里士满”号在当天早晨7点左右,从台湾东部海域由南向北航行,试图穿越台湾海峡中线。中国海军与空军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其进行全面跟踪,并多次通过国际频道发出警告,要求其尽快离开中国领海。然而,英舰不仅没有回应,还加速航行,企图突破中国军队的监控圈。
面对这种强硬态度,中国空军迅速调整部署,派出了6架歼-16战斗机、2架歼-10C战斗机以及1架空警-500预警机,形成了“空中预警与多机型协同”的作战体系,针对英舰展开反制行动。空警-500预警机在台海空域建立了指挥中心,通过先进雷达系统实时跟踪英舰的动向,将数据同步传输给歼-16和歼-10C战机,确保对战场态势的全面掌控。
歼-16战机作为主力,携带鹰击-83K反舰导弹和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双机编队低空飞行,迅速接近英舰上空。它们通过俯冲和盘旋等战术动作,对英舰形成强大的空中威慑,并利用机载雷达进行模拟锁定,明确传递“若不撤离,将采取进一步行动”的信号。与此同时,歼-10C战机在歼-16外侧执行警戒任务,防止英舰的舰载直升机升空及可能出现的外部支援。
在此过程中,英舰“里士满”号曾尝试起飞“山猫”舰载直升机,以进行侦察和干扰,但歼-10C战机迅速逼近,迫使直升机放弃起飞,甚至迫使英舰关闭了直升机起降甲板。这一系列反制行动显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作战能力,同时避免了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英国媒体对这场对峙做出了详细报道。《泰晤士报》援引英国海军内部消息称,英舰的雷达系统在中国歼-16战机接近时多次探测到锁定信号,舰上的“海狼”防空导弹系统进入了紧急待发状态,操作员已经完成了导弹发射的前置设置,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该报道还称,中国歼-16战机在接近英舰时,最低飞行高度只有150米,反舰导弹清晰可见。这一近距离的威慑动作,被认为是自冷战结束以来,英军在亚太地区遭遇的最严峻空中威胁。
《卫报》则引用军事专家的话指出,中国战机不仅进行了雷达锁定模拟,还进行了电子干扰,导致英舰的部分电子设备出现短暂故障,通讯系统一度中断。双方的对峙强度接近实战,只差按下发射按钮的一步。
从战略角度来看,英国此次派遣舰艇硬闯台海,实际上是在执行美国的“印太战略”,意图通过军事存在来展示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然而,这种对中国主权的蔑视显然低估了中国军队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
台海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战略通道,每年有大量中国商船和军舰在此航行,中国军队的管控能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从岸基导弹部队到海空联合巡逻,再到水下反潜力量,中国军队已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防御网络。任何外部势力的军事挑衅,都将面临中国军队的强烈反制。
此次中国战机对英舰的反制行动,正是中国强大防御能力的体现,清楚地传递出“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不会容忍”的坚定立场。中国国防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指责“里士满”号护卫舰擅自闯入台海,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国际法,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声明还强调,中国军队的应对措施专业、合法、必要,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国际社会对此次事件的反应分化明显。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支持中国的主权立场,认为外部势力应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而美国、日本等国则表示“理解”英国的行为,甚至呼吁“维护台海的航行自由”,这种双重标准的态度暴露了部分国家干预中国内政的真实意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记者会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寻求和平解决分歧,避免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
目前,英舰“里士满”号已经在中国军队的强力反制下,驶离台海,前往日本横须贺港进行休整。然而,这一事件的深远影响仍在持续。它再次证明,任何外部势力企图通过军事手段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都会遭到坚决反击。它还警示相关国家,台海不是“游乐场”,更不是“谁家的势力范围”,中国军队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捍卫每一寸领土和领海。
发布于:天津市鸿岳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